[摘要]儒字(其初文为需)在形、声、义三个互为关联的层面上,都有各自的原型和演变系列。
在美国,比方说哈佛大学的杜维明教授就在1999年做了一次关于‘新轴心时代的演讲。第三,就当前人类社会文化存在的现实情况看,已经形成了或正在形成全球意识观照下的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
⑾ 这篇发言后发表于《开放时代》2003年第5期。这种统一除了由协商产生的共同决定提供的力量外,别无其它联合的力量。我对轴心时代的问题本来没有什么研究,但为了打破这种僵局,也就不揣浅陋,对新轴心时代的命题提出一些质疑,就教于先生。3、新的轴心时代的文化将不可能像公元前五百年前后那样由少数几个伟大思想家来主导,而将是由众多的思想群体来导演未来文化的发展。⑨ 《哲学家汤一介:给中华文化一个恰当的定位》,(《南方人物周刊》2005年8月4日)。
新的轴心时代的各种文化必将在全球意识观照下得到发展。他认为世界已经进入一个新轴心时代了吗?仔细阅读《历史的起源与目标》这本书,我们发现雅氏的结论是完全否定的。如火山乍裂,热石竞飞于天外。
其《中国文化史》一书引日本学者浮田和民《西洋上古史》论迦勒底、亚述、巴比伦、埃及兴衰年数,结论说道:世界开化最早之国,曰巴比伦,曰埃及,曰印度,曰中国。③ 顾颉刚响应胡适整理国故的倡导,终其一生以古史辨伪为事业。以上关于中华文化的考量,时间因素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又以游牧文化和商业文化为一类,以农耕文化为另一类。
执政者都是劳动能手和技术发明家,换言之,劳动能手和技术发明家才得以执政。号称世界最古之国,如印度,如中华,如犹太,如亚西里亚,无一非此土之肇建也。
将来等到金石学、考古学发达上了轨道以后,然后用地底下掘出的史料,慢慢地拉长东周以前的古史。其所著《文史通义》开篇即称:‘六经皆史也。刁包谓,作时文不作古文者,文不文。当然,时间本身只是一种外在形式,但是时间也可以显现本质。
从此,先秦便没有三代王官,只剩下晚周诸子。此下更有大段案语说道: 世运之说,岂不然哉。不知道轴心时代由何而来?但是差不多在同一时间,该出现的都当然出现,无需认证。星宿海为黄河源头所在,以此形容孔子以后列国期的文化,其实也有轴心的含义。
古者学术只分二类:一类是源,一类是流。国人当念吾族立国之久远,而思所以保持之也。
讲战国思想,也断不该只从老子、孔子讲起。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一中断者谁乎?我中华也。
近人称《七略》为六分法,实际上《七略》只是二分法。也可不必穷究其所以然了。当然,释古派在有些时候是专指郭沫若的,因为新中国建立以后证明其他学者的阐释都是不对的。两年后出版的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著作《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截断众流,从老子、孔子讲起②。他的两部著作,《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在前,《哲学概论》在后,但是介绍到中国,却是《人的历史》在前,《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在后。如在中国一样,所有哲学派别,包括怀疑主义、唯物主义、诡辩派和虚无主义都得到了发展。
王官之学最重要的是政学合一、官师合一。之所以会本末倒置,首先与近代以来两个学术概念的讨论有关。
第一阶段:在遥远而漫长的过去,产生了语言、工具和火的应用。⑤ 中国号称有四千年(有的说五千年)的历史,大家从《纲鉴》上得来的知识,一闭目就有一个完备的三皇五帝的统系……若能仔细的同他考一考,教他们涣然消释这个观念,从四千年的历史跌到二千年的历史,这真是一大改造呢。
其中,有关轴心时代的部分为《哲学概论》的第九章,题为《人的历史》,标题下作者有一个脚注:本章的某些段落摘自我的专著《历史的起源与目的》,并且未加任何改动。顾颉刚说道: 中国的历史,普通都知道有五千年……但把伪史和依据了伪书而成立的伪史除去,实在只有二千余年,只算得打了一个对折。
现在的情况是失去了源头,导致文化本质的模糊。我们现在说唐虞时代尚为中国各部族间公推共主的时期,这大致是可信的。……此书于中国上古文化之开始,虽未能详定其时代,然已明言‘当阿利安人(Aryan)语言生活传布东西之时,其他文化甚高之民族,已存在于埃及、米索怕土迷亚,或中国及印度。道家源于黄老,墨家始于尹佚,班氏明言其出,明述其流……谓孔子之教必符合印度之九十六外道、希腊之七贤始得流传千古,岂不谬哉。
不过此语还有推敲的余地,准确说来应当是疑古派刺激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实际上也刺激了不少其他现代新学科的发展)。刘师培将刘歆、章太炎的认识具体化,提出古学出于史官说,是非常正确的。
蔡元培评价胡适的中国哲学史体系曾有截断众流一语(26),实际上胡适所截断的并不是流,而恰是源。如果截断众流只是时间长短问题,就不会是本质问题。
又二年,胡适提出了自己全新的古史观:现在先把古史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早先,张之洞、叶德辉都曾说到,中国不仅文化起源为早,其地理位置也最为居中,因之文明状态最为良好。
当春秋战国之交,岂特中国民智为全盛时代而已,盖徵诸全球,莫不尔焉。(38)而六经皆史料则是向下的解释,即认为六经只是可待加工的原材料,甚者则提出中国根本没有史学,只有史料,中国只是史料发达。《汉志》诸子略先以十段文字概述九流十家,谓儒家、道家等出于某官,随之以一段文字作为总论,谓诸子十家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凡衰世皆夸其学术,凡盛世皆贬其经术。
(29)余敦康近年指出:三皇五帝夏商周三代与春秋战国一脉相承,在轴心期产生孔子、老子、墨子等诸子百家以前早已有一个成熟的文化体系,他们是流而不是源。世官世畴又称世业、职业,但与现代的职业不同。
薄古的技术目标之一是批判言必称尧舜、以上古为黄金时代⑩。⑦梁启超说道:所谓中国之国民性,传二千年颠扑不破者也。
③ 雅斯贝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的学者,轴心时代理论提出的1949年,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梁启超在一次政治学的讲演中也曾专门说到,欧美的社会组织和我们不同,所处的环境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我们不同,研究欧美政治思想的目的在于政治学的原则,须知具体的政治条件是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抽象的政治条件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27)。
留言0